|
车间生设备SCADA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二、系统功能模块 2.1服务器功能模块 2.1.1 设备状态可视化展示 画面显示设备的实时曲线(温度、转速、压力和总功率)和当前设备的设备状态(运行、停止、故障和报警) 2.1.2 生产订单模块 用于查看订单库中最近五日的订单。服务端程序运行时,每隔一段时间会扫描一次订单系统中的订单,将最近五日内未生产的订单数据转化可执行生产的生产订单。 2.1.3 工艺配方模块 用于编辑管理工艺配方和编辑工艺配方明细,根据工艺配方名称关联。配方明细中记录的是实时生成时,需要执行的工艺步骤。 2.1.4生产计划表模块 用于显示所有的未生产和未加入生产队列的生产订单记录,对生产订单的增删改,以及将生产订单加入生产队列。 2.1.5数据查询模块 用于查询已完成生产的生产订单信息。 2.1.6 历史曲线模块 查询生产订单生产开始到生产结束记录的历史曲线数据。 2.1.7报警查询 查询车间绑定设备出现的报警记录和报警恢复记录。 2.2客户端功能模块 2.2.1主界面模块 展示当前生产中的数据 2.2.2 参数设置模块 用于现场对各机台程序设置局部参数,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该些参数进行判断,对生产操作进行调整。 2.2.3生产工艺 用于显示当前生产正在执行的工艺配方明细,工艺按照明细中的步骤执行动作和下发参数指令。 2.2.4生产计划表模块 主要用于显示当前生产所选的生产订单信息。 2.2.5实时曲线模块 实以曲线的方式显示当前生产中温度、搅拌速度、压力和总功率的实时变化。 2.2.6 报警查询 用于查询当前机台实时和历史的报警记录
产线SCADA系统是自动化产线的核心监控平台,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与集中式管理实现对整条自动化产线的全维度管控。实时采集PLC、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等设备数据,实现对设备状态、工艺参数的可视化监控与远程调控。该系统具备异常状态实时报警、历史追溯功能,并能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趋势预测,自动生成多维度的生产报表和质量分析报告,为生产优化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实时监控:对生产线设备状态、工艺参数进行可视化监控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功能: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架构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主界面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工艺流程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PID管理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数据查询 自动化产线SCADA系统运行日记 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作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移动电子设备迭代升级的关键动力源。当前,随着各国碳减排政策的持续加码和终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锂离子电池产业正展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技术创新路径和市场前景备受业界关注。 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整个生产过程通常包含50余道精细工序。从整体工艺流程来看,锂电池的制造过程可以系统性地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前段工序(极片制备)、中段工序(电芯组装)和后段工序(注液与化成)。前段生产为流程型生产,中段、后段为离散型生产,虽然生产工艺较为固定,但过程管控困难。 当前锂电池生产制造面临以下管理痛点: 生产过程监控滞后 n 生产工艺复杂,产线设备数量庞大,现有的人工巡检模式存在监控盲区 n 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集不及时,异常状况无法实时预警 n 故障响应机制被动,平均修复时间(MTTR)较长 生产数据闭环缺失 n 现场生产数据未实现数字化采集与实时传输 n 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问题定位效率低下 n 缺乏有效的生产大数据分析平台 管理决策缺乏支撑 n 生产进度可视化管理不足,排产调整滞后 n 设备性能衰退趋势无法量化评估 n 工艺优化与产能提升缺乏数据依据 智能化水平不足 n 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 n 人工记录方式存在数据失真风险 n 缺乏预测性维护能力,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受限 这些痛点严重制约了锂电池生产效能的持续提升,亟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实时透明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 容成锂电池SCADA系统凭借创新的技术架构和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成功攻克了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痛点,已在头部企业实现落地应用。经过多年项目实践积累的经验,为客户提供了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卓越的系统性能和显著的提质增效成果,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与高度认可。 |